文化柳叶湖

CULTURE of liuye lake

春分时节|从柳叶湖开始穿越

2022-03-22

又是一年桃花开

陶醉游子的心海

阵阵花香入梦来

藏满家乡情和爱

走遍了万紫千红

最恋那片桃花红


太阳山下大地流金  宋才华摄


春分时节,柳叶湖畔杨柳青青;太阳山下油菜花飘香。



太阳山下农耕忙  潘东方摄



桃花红  邵悦摄



三月,百花争相开放,桃红梨白,燕飞来。春分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时节,人勤春早,耕种过的水田,凸显出水墨色的线条。有了农耕,便可以与自然对话,思考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与自然而然。便可以酿好酒煮好茶,在万丈红尘与千秋大业中出世与归隐。



 春回柳湖 宋才华摄



太阳山春光  赵陆军摄


沅江二岸,将广阔滨湖地区分成前河与后河。前河有花岩溪浓浓的擂茶,后河是水乡泽国。后河包括柳叶湖、肖伍铺、石板滩、蔡家岗、雷公庙、大龙站、双桥坪、十美堂、蒿子港、周家店等地。


据老一辈常德人回忆,从常德北门外土桥搭船,到新堤,再从新堤搭船,(新堤也就是今天的滨湖公园东侧光荣路),经穿紫河姻缘桥进柳叶湖,过新河口到镇德桥三巷子,船向东行到石公桥,穿冲天湖到蒿子港,由澧县渡口进入七里湖水道,到达澧水边的新洲,这是后河的一条主要交通水路。 


古老的水系,串起无数村落与故事。



春天读诗  胡秋华摄


那是一个水运兴盛的时代,春耕时节,大作家丁玲儿时在城外七里桥附近,看农民插秧,听到古老的插秧歌,“咏也呵,咏也呵,楚人竞唱栽秧歌。栽秧歌,时已及,闻得村村鼓声急。田夫使牛扶犁耙,田妇栽秧戴凉笠。今日东家栽,明日西家植,轮工皆得相资力。”悠远的歌声飘荡在柳叶湖边,让人心生穿越。


有了几亩水田,才有了饭稻羹鱼,过上无饥馑之患的生活。泛舟柳叶湖上,生活在柳叶湖边的人们或渔猎稼穑,或纺织商贾,得以生儿育女,繁衍后代。



许多后河地名也源自耕种,雷公庙因昔人在乡间修了一座供奉雷神的庙宇,祈求风调雨顺而得名。“十美堂”地名源于在清代十位乡绅合伙围垦造田,繁衍生息,他们将议事公堂称“十美堂”,日久演化为地名。



“周家店”的地名则是明永乐年间,一周姓老翁在河坡上开一小酒肆招徕过往船商,因此而得名。“石公桥”源自清康熙时村里出了一个武进士石钧,人称“石探花”,他捐资百贯,修了一座独孔石桥,此后地从桥名。”蒿子港“因清乾隆年间外地人口聚落,又因地处青蒿丛生故得名。




常德大小河街  曾敏摄


早在清朝末年,周家店人彭列生,生性机灵聪明。在大河街学徒并主事米行,后为左宗棠筹饷送粮有功,官封清军四品协统,人称列老爷。


河街花开  曾敏摄


“虫虫虫虫飞,飞到嘎嘎踢。嘎嘎不杀鸡,虫虫要回踢。嘎嘎不杀鹅,虫虫不过河。嘎公和嘎嘎,奈我奈不何。”前河多山少田,后河则是沃野千里。从旧时的童谣中,我们仿佛看到三二个孩童,回到后河外婆家,顽皮的样子。



柳叶湖语言广场  李浩洲摄




柳湖春色   李浩洲摄



河街春意  雪莉摄



孩童长大,学一门手艺才能养家糊口。三百六十行,学什么呢?蛤蟆蹦过港,我就学染匠。染匠染不青,我就学打针。打针难找眼,我就学补伞。补伞难斗把,我就学犁耙。犁耙难躬腰,我就学抛刀。抛刀怕砍手,我就学煮酒。煮酒难劈柴,我就学錾岩。錾岩錾不动,我就学裁缝。裁缝师傅恶,我就学补锅。整锅怕打破,我就挑窑货。窑货不赚钱,我就去种田。种稻难扯草,我就学赌宝。赌宝怕赌输,我就学杀猪。杀猪怕扯毛,我就学打灶。打灶怕挑砖,我就学当官。当官不识字,只好学道士。行行有行道,靠勤奋靠悟性,也靠机遇。



肖伍铺鹭鸟 钟文明摄



玉兰花开  高尚秦摄




运动之湖  赵陆军摄





柳湖春意  潘东方摄



如今,柳叶湖畔百业兴旺,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站在新的春天里,正续写绿色家园篇章,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


图片支持:柳叶湖摄影家协会

文:曾敏